🌆【导语】夜色中,我攥着录音笔混入某“全国上门”服务培训现场,劣质投影仪映出“月入十万”的PPT标语,空气里飘着速溶咖啡与焦虑的味道。
📦【导语】“咱们的全国上门服务主打‘无死角关怀’。”自称王经理的男人叼着烟,向我展示“服务清单”——通马桶标价888元,修灯泡竟要“高空作业费”。我假装记录“工作要点”,偷拍下他裤兜里露出的假电工证一角。🔥
🚨【导语】暗访第三天,我以“实习生”身份跟随师傅老李上门维修。他边用二手零件替换业主家新空调压缩机,边嘟囔:“全国上门?总部只管收加盟费,谁管你会不会修?”业主刷卡支付6800元时,老李偷偷给我比了个“三”——这单他抽成30%。
💡【导语】深入调查发现,“全国上门”平台用算法将投诉率高的订单推给新入职者,某投诉群里有人哭诉:“水管修完漏水更严重,平台却说‘二次上门需再付30%服务费’。”
👨⚕️【导语】“这是典型的监管真空。”消费者协会专家翻着我的暗访资料摇头,“全国上门类平台把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和零工,而自己躲在‘信息中介’外壳里数钱。”
暗流汹涌的家政江湖#
【评论】当“便利”成为镰刀,我们或许该重拾街角老师傅的传呼机号码——至少他修不好时会脸红,而不是让APP弹窗提醒你“购买延保套餐”。
评论1:郑州机场附近按摩一条评论2:朋友圈东郊到家评论3:100米附近的小姐评论4:镇江小胡同有站大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