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饲料鸡,作者: ,:

🌧️ 深夜的霓虹灯下,我裹紧外套走进某连锁洗浴中心。前台递来的洗浴按摩价目表标注着“精油推背198元”,却在扫码付款时跳转为“节假日加收30%服务费”,服务员耸肩:“系统自动算的,我们也没办法。”

⚠️ 跟随保洁员穿过员工通道,杂物间墙上挂着另一份手写洗浴按摩价目表,298元的“肾部保养”被划掉改为598元。经理叼着烟笑道:“这年头谁按标价做生意?客人躺下就得加钟买卡,不然房租都赚不回。”

📸 离店前,收银台争吵声炸响。一对夫妻举着手机录像:“你们价目表写全身按摩60分钟,为什么实际只有40分钟?”领班边删除监控记录边冷笑:“去投诉啊,看是你们手机存得久,还是我们系统故障修得快。”

暗流之下#

评论:当消费陷阱披上标准化价目表的外衣,所谓的“明码标价”便成了黑色幽默。从模糊条款到话术操控,这场定价游戏里,顾客始终是砧板上的鱼。

评论1:玩日皮

评论2:深圳spa论坛

评论3:城中村按摩店200元高素质

评论4:个人 上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