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空港中心自2023年4月18日正式运行以来,累计开通空运专线11条,业务保持较快增速。其中进出口货量从运行之初的平均每月270吨增长至目前平均每月1300余吨。货量大幅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跨境电商业务的蓬勃发展,据统计,今年前10月,经空港中心出口的跨境电商货量达1.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5倍。
东莞“36招”作为一项政策,近年来备受关注,特别是在企业和投资者的眼中,这些政策措施被视为吸引外资、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36招”主要指的是东莞市政府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涵盖了多个领域,从税收优惠到人才引进,再到优化企业服务,旨在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东莞“36招”的核心之一是针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项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减少了企业运营成本,尤其是对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尤为显著。东莞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帮助许多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了脚跟,推动了当地的制造业现代化进程。例如,许多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得益于这些优惠政策,能够在技术研发和生产设备更新上加大投入,从而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负责空港中心运营的东莞港空运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海关政策精准对接电商企业旺季物流需求,出口跨境电商业务全程物流时间压缩约30%,包裹查验更快、通关更顺畅。
东莞的“36招”还特别注重人才引进。东莞的制造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而“36招”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通过人才引进政策,东莞为外地技术专家提供了诸如住房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优待措施,这使得更多人才愿意留在东莞,为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电子信息和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下,东莞的高端人才需求持续增长,这一政策无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与此东莞“36招”在金融支持方面也有显著的举措。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东莞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优化金融服务等手段,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具体来说,地方政府与银行合作,提供了低利率的贷款和融资担保,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在资金支持下,得以迅速崛起,带动了更多创业项目的发展。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据了解,空港中心是由黄埔海关、东莞市政府和香港机场管理局共同探索建设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通过跨境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将香港国际机场货站安检、打板、理货等关键功能延伸到东莞,把海关监管顺势嵌入航空物流过程,实现出口航空货物“直装”和进口航空货物“直提”。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据悉,沙田海关还将推进东莞港进境冰鲜水产品监管场地建设,拓展空港中心冰鲜产品进口业务,进一步丰富空港中心业态。(完)
东莞“36招”还特别强调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政务服务、提高透明度等。这些举措不仅帮助了企业减少了行政负担,也使得投资者对东莞的市场环境充满信心。特别是在外资企业进入方面,东莞通过设立外资企业专门服务窗口,提供一对一的政策解答和手续办理,确保外资企业能够顺利落地并运营。
东莞的“36招”也体现在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上。政府通过技术改造基金、绿色制造等政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传统制造业如纺织、玩具、家具等行业,在享受政府政策支持后,逐渐实现了从低端加工到高附加值生产的转型。这种政策对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看,东莞“36招”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政策,涵盖了税收优惠、人才引进、金融支持、营商环境优化等多个方面,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支持。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东莞不仅稳住了传统产业,也成功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投资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莞正逐步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城市转型为一个充满创新活力、适宜投资和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