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子税务局,作者: ,:

葫芦“种”出富民大产业 山东聊城探索平原地区乡村振兴路 “邑路繁花”片区的成功实践,是聊城市推动全域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聊城立足平原地区资源禀赋,打破“就村抓村”路径依赖,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92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片区,推动村庄从“单打独斗”走向“组团发展”。

聊城火车站一条街150,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其周边的商业氛围近年来发生了不少变化。火车站作为借力点,带动了沿线商圈的发展,让这里逐渐成为了本地人和外来游客的汇聚地。据统计,聊城火车站一条街150的商业总收入在过去三年中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8%左右,这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沿着聊城火车站一条街150走,你会发现这里的餐饮、零售、住宿等行业都在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客流量可以达到平日的两到三倍,带动了众多酒店和商铺的生意。数据显示,2022年,聊城火车站一条街150的日均客流量突破了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12%。这直接推动了餐饮业的繁荣,餐馆平均一月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5%左右。这为一些中小餐饮企业带来了不少机会,也使得就业岗位增加了约20%。

葫芦“种”出富民大产业 山东聊城探索平原地区乡村振兴路 为推动葫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当地在传承与创新上做足文章,不仅引进顶尖工艺大师,还联合高校文创团队,创新开发出墨刻、大漆、镂空等10余种技法,衍生出茶叶罐、手串、挂件等上千种文创产品,提高葫芦附加值。同时,片区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等模式,引进了12名葫芦技艺大师、15个农业专家团队和122名大学生,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邻近的零售行业也迎来了发展契机。电子产品、服饰、特色手工商品在这里都有一定市场份额。数据显示,购物节期间,聊城火车站一条街150的商铺销售额最高能达到平日的150%,不少商家在某些时段还能实现“秒售空”。这背后反映的是,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和旅游经济的拉动,行业中的增长动力显得非常充足。据相关报告显示,2023年,聊城火车站一条街150的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0%。

葫芦“种”出富民大产业 山东聊城探索平原地区乡村振兴路 除堂邑镇葫芦产业片区外,聊城还涌现出多个特色片区。其中,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津津乐道·乐享非遗”片区,通过打造非遗广场、特色露营地等,提供城郊旅游新选择。莘县朝城镇“凤鸣武阳·一路朝歌”片区,依托百亿级肉鸡加工产业,带动数万人就业。冠县“冠先芳华”片区,通过活化改造国棉二厂旧址,开发工业遗产旅游。高唐县“古镇林海·画乡鲤都”片区,则凭借锦鲤养殖和万亩林海资源,推动渔文旅深度融合。

快递和物流行业在这一区域的崛起,也极大地便利了电商和零售的发展。随着网购的普及,聊城火车站一条街150附近的物流配送点日均包裹量一度提升了30%,极大缩短了配送时间,也带动了配套产业链的完善。一些专业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内,该区域的快递收发量还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50%,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将持续增强。

葫芦“种”出富民大产业 山东聊城探索平原地区乡村振兴路 产业的升级不止于种植端。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形成了“企业+基地”的种植模式、“互联网+电商”的销售模式、“协会+研究院”的加工模式。目前,堂邑镇葫芦年产值高达18亿元,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产品远销日韩、欧美、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但话说回来,随着商圈的扩张和客流的集中,也出现了一些管理和配套设施的压力。基础设施升级、交通疏导、环境整治都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热点。政府也开始加大投入,计划改造和扩建火车站周边一条街150的公共空间,提升整体品质和吸引力,让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成为一个集休闲、购物、文化于一体的城市名片。

聊城火车站一条街150在经济带动、行业发展和城市形象塑造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随着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这一地区的潜力或许比预期还要大。我们可以期待,聊城火车站一条街150会成为该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注入,持续释放出无限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