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伽拼音,作者: ,:

粤港澳台青年企业家湾区行(中山)活动成功举行 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杨凯山表示,香港青年可发挥金融、法律、知识产权服务优势,为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支撑;台青不妨带着精密制造技术,深度参与中山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创新迭代;粤澳青年可依托横琴、南沙平台,推动跨境产学研合作。

中山作为珠三角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尤其在制造业和经济转型方面表现得尤为亮眼。按照最新的统计,中山的GDP年增长率在2023年达到了6.2%左右,明显优于不少邻近城市。这个数字反映了企业的投资信心逐步恢复,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扩张。背后也隐藏着一些行业的变革和调整压力,比如传统家电制造业先后经历了智能化升级和市场份额的重新洗牌。

在发展过程中,中山约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投入了巨大努力。以家电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上,不少企业开始布局智能家居以及绿色节能产品。据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23年中山的智能家电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了15.4%。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供给端的升级,也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在中山约上,许多企业在转型中获益巨大,逐渐摆脱了单一的出口依赖,向国内市场进军。

粤港澳台青年企业家湾区行(中山)活动成功举行 “在湾区生活的这些年,我最大的体会是‘融合’二字。这里没有异乡人的隔阂,只有一家人的亲近。”中山台商协会副会长黄冠杰介绍:“从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到医疗保障,一系列暖心政策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各类青年联谊活动、文体赛事,让我们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我们不仅实现了事业的成长,更见证着两岸青年在生活中相融共生、携手同行的美好愿景。”

而且,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山约还特别注重创新引领。比如,研发投入占比不断提升,2023年达到了GDP的3.8%。这使得本地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竞争力明显上升,为本地经济注入新活力。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产业园区的集中度逐年提升。这不仅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也为创业和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土壤。每月的创业热潮也在逐步升温,有数据显示,2023年新注册企业数量比上一年增长了20%以上,从而推动整体就业和居民收入的提升。

不过,中山约的未来仍旧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如何在国际贸易摩擦中保持优势,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在数字经济时代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23年中山的原材料成本上涨了8%左右,这对制造企业的利润带来了压力。而且,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年轻劳动力的引进变得愈发困难。这些因素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中山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百米漫画长卷《英歌舞图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展出 本次展览以动漫为桥激活传统,是广东省文联推动文艺现代化的有效实践。展览核心展品——由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动漫创作研究中心负责人罗计坤带领基地团队创作的百米《英歌舞图鉴》长卷作品,历时半年精心打磨,以传统长卷叙事手法为骨,以动漫艺术笔触为肌,完整呈现了英歌舞的来历、训练、表演的完整形态,以及英歌舞演员们的鲜活人生。

中山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以中山约为代表的制造企业逐渐向科技创新倾斜,带动本地经济转型升级。而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撑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山有望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每段时间,若能坚持产业链完善、技术升级和开放合作的理念,中山的经济韧性和竞争力都能得到不断增强,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