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磨读音,作者: ,:

“没有美国,行动也不会停” 发达国家若不加快步伐或致严重风险

抚顺,这个曾经凭借煤炭产业崛起的城市,近年来却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抚顺大活作为这段转型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行业整体的变革与新机遇的出现。尽管煤炭行业依然存在,但多重因素推动下,抚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一股新力量。

在过去的几年中,抚顺大活在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国家对绿色能源的重视,煤炭需求逐渐减缓,而可再生能源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推动了城市产业的升级。据统计,抚顺市的新能源产业产值已从2018年的占比3%升至2023年的15%以上。这一比例的提升映射出当下抚顺大活也在向产业链高端延伸,特别是在新能源设备制造和绿色矿业方面拥有一定优势。在该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抚顺大活的需求不断增强,带动相关企业不断扩大投资。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刘国中表示,“千万工程”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决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统筹提升乡村产业、建设、治理水平,协同推进乡村“五个振兴”。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不断积小胜为大成。

而在产业链的上下游,抚顺大活也表现出强大的带动效应。传统的煤炭出口逐渐减少,但矿业相关的机械设备、环保技术、研发投入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有数据显示,抚顺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2%,明显优于全国平均的8%。在绿色能源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抚顺大活已逐渐成为了区域的技术研发中心,大量高端人才汇聚,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

尺素金声|专利申请量蝉联全球第一,量多质更优 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创新驱动的战略引领。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顶层设计,先后制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描绘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提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八项预期性指标等,引领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专利申请从“量”的积累逐渐迈向“质”的跃升。

不过,同时也要面对一些挑战。市场需求的不断突破,虽带来机遇,也伴随着产业链调整的压力。一方面,产业转型的节奏需要加快,另一方面,怎样在保证就业的同时平稳转型,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据统计,抚顺的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占到全市工业产值的50%,在快速变化的背景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而抚顺大活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以绿色促发展”的战略目标。

所以说,抚顺大活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关键词,更成了城市转型升级的象征。未来的日子里,这座城市的变化依旧值得期待。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扎根于产业一线的企业与政策的配合,将共同推动抚顺走向一个更加绿色、创新和富有活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