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霓虹灯下的青岛老城区,藏着一条不起眼的窄巷,拐角处的玻璃门贴着褪色“茶”字,门缝里飘出茉莉香与窃语声。
推开青岛中山路143号的雕花木门,穿旗袍的“茶艺师”指尖在紫砂壶上打了个转。二楼包厢传来高跟鞋声,穿碎花裙的姑娘端着茶盘闪进暗门,玻璃墙后隐约可见粉色纱帘。“我们只接待熟客介绍的贵宾。”老板娘抿着楼凤递来的金骏眉,指甲上的水钻在茶烟里泛着冷光。
🍵【暗流】“品茶费每小时880,特殊服务另算。”自称“茶道顾问”的红姐翻开鎏金菜单,第三页夹着张手写价目表。监控屏幕里,三名中年男子正用验钞笔检查纸币真伪,包厢门牌赫然写着“茶室VIP-3”。楼梯间垃圾袋中,扫出半盒已拆封的计生用品和印着“养生会所”的火柴盒。
💸【链条】跟踪发现,该窝点与青岛三家连锁茶楼共用采购系统,物流单显示每月进货60斤廉价茶叶,却申报了200斤特级龙井。更蹊跷的是,所有“茶艺师”的社保均挂靠在某文化传媒公司,而公司注册地竟是楼凤聚集的某公寓17层。
⚠️【尾声】当暗访记者以“想加盟”为由接触负责人时,对方晃着冰岛古树茶笑道:“茶叶只是门票,真正值钱的是包厢密码。”此刻巷口的监控探头突然转向,玻璃门内的茉莉香混着海风,消散在青岛的夜色里。
城市暗角#
【评论】当传统文化符号被异化为交易盾牌,那些氤氲茶香里藏着的,究竟是风雅还是风尘?
评论1:是不是会所都有半套评论2:厦门思明区哪有不正规的休闲评论3:劳动街100元一个的快餐评论4:3000左右的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