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仪表箱厂,作者: ,: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为助力空港中心跨境电商业务发展,今年“双11”期间,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优化监管方案,对电商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高级认证企业优先实施“非侵入式”查验;对信用等级待定企业加强车辆货重验核,实行掏箱“见地、见底”等措施,助力电商企业平稳应对业务高峰。

东莞的小巷子,这个词一度成为很多人心中怀旧的代名词。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很多曾经静谧的巷弄逐渐被现代高楼取代,但实际上,东莞的小巷子还在吗?答案似乎比想象中要复杂一些。

近年来,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许多旧城区在拆迁改造中逐渐消失,小巷子的“存活”空间变得狭窄不少。据统计,东莞的传统老街区面积缩减了约30%左右,而那些曾经繁忙的小巷子,变身为商业写字楼或居民住宅,比例占据70%以上的改造空间。这让很多怀旧人士感叹:东莞小巷子现在还有吗?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中新社广州11月24日电 (许青青 文雅琼)据黄埔海关24日消息,今年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下称“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突破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0%。

细看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家具制造等行业的快速兴起,让部分老城区内的“巷子”在新企业、新项目中得以保留一些特色。有的巷子被改造成创意园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多了几分文化的气息。特别是在东莞厚街、长安等地,依然能找到几条蓬勃发展的巷子,成为新兴“文创地标”。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空港中心自2023年4月18日正式运行以来,累计开通空运专线11条,业务保持较快增速。其中进出口货量从运行之初的平均每月270吨增长至目前平均每月1300余吨。货量大幅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跨境电商业务的蓬勃发展,据统计,今年前10月,经空港中心出口的跨境电商货量达1.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5倍。

在产业链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东莞的制造业、外贸出口虽面临压力,但依然保持一定韧性。据数据显示,2023年东莞外贸出口额达到了3548亿美元,同比增长4.6%。这些产业的“隐形守护者”正是那些藏匿在市井巷弄中的小微企业,它们虽不起眼,却支撑着东莞经济的一个重要板块。而那些传统的巷子,虽然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在产业升级中的“变形”也让它们有了新的生命线。

考虑到未来发展,东莞的城市规划正在逐步向更加融合历史与现代的方向迈进。2022年,东莞实施了“城市老旧片区改造计划”,其中就包括一些保存旧巷子的努力。据官方数据,这项计划已投入超过30亿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保护历史建筑,并引入文创、旅游等新业态,目的就是让那些曾经的“人间巷弄”重新焕发光彩。因此,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东莞的小巷子还能存在并发展,只是形式和内容都在发生变化。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据了解,空港中心是由黄埔海关、东莞市政府和香港机场管理局共同探索建设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通过跨境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将香港国际机场货站安检、打板、理货等关键功能延伸到东莞,把海关监管顺势嵌入航空物流过程,实现出口航空货物“直装”和进口航空货物“直提”。

当然,也有人担心,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那些曾经的小巷子可能会成为过去的记忆。特别是在购房、招商引资等产业竞争中,保护历史风貌的成本高昂,短期内很难实现全面留存。但毕竟,未来东莞在保持经济增长的也在力求实现文化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双赢局面。或许,不是所有的小巷子都能完整保存,但它们那份韧性和底蕴,无疑在潜移默化中,赋予了东莞一份不变的城市精神。

总的来看,东莞的小巷子现在还能找到,但经过了“洗牌”。它们逐渐融入产业转型的脚步中,伴随着新兴行业的发展,仍在用不同的方式存在。未来,如果产业继续提速,文化保护得到关注,那些巷子或许会以另一种形式,再次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这或许比单纯的“存在”更具有深意,更能折射出东莞青年创业、产业升级的奋斗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