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院墙拼音,作者: ,: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为助力空港中心跨境电商业务发展,今年“双11”期间,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优化监管方案,对电商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高级认证企业优先实施“非侵入式”查验;对信用等级待定企业加强车辆货重验核,实行掏箱“见地、见底”等措施,助力电商企业平稳应对业务高峰。

东莞这个城市,早在多年前就以制造业闻名全国,逐渐演变成一个以产业链完整、经济多元化出名的城市,其中“莞式服务”这个词在坊间也时有所闻。其实,很多人关心的是,随着城市转型升级,东莞现在还有“莞式服务”的吗?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复杂,背后涉及到经济政策、产业布局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

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莞式服务”曾经是东莞某些行业内的代名词,指的是一种低门槛、高效率的服务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对公共健康的重视和服务行业监管的加强,传统意义上的“莞式服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转型升级”的趋势,也就是说,过去那种以低价、高速、低监管的服务方式正在逐渐退出舞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东莞相关行业的“特殊服务”比例同比下降了约15%。这个数字反映出政策态度的明显转变以及行业标准的不断提高。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负责空港中心运营的东莞港空运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海关政策精准对接电商企业旺季物流需求,出口跨境电商业务全程物流时间压缩约30%,包裹查验更快、通关更顺畅。

另一方面,也不能一概而论说东莞没有这类服务了。事实上,某些行业内依然还存在一些“模糊空间”,特别是在比较偏远或是特定产业聚集区,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台湾式”或“隐形”的服务场所。这背后不仅关系到市场需求,也涉及到本地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有些企业依然靠这些“次级市场”维持一定的收入。根据最新市场调查,东莞的非法或灰色“服务”场所大约占整体行业的10%到12%,这虽不是主流,但也代表了一部分潜在的需求存在。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中新社广州11月24日电 (许青青 文雅琼)据黄埔海关24日消息,今年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下称“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突破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0%。

从政策角度来看,东莞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强行业监管,推动服务行业规范化、合法化。“清理整顿”行动的力度明显增强,去年相关执法部门查获非法“莞式服务”场所约200余家,关停率高达85%。而且,随着公共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监督力度的提升,未来“莞式服务”完全合法化或正规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其实也是城市整体品质提升的一部分。在这一趋势下,那些依然存在的“微妙”行业,也大多在逐步变得透明和规范。

前10月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逾272亿元 空港中心自2023年4月18日正式运行以来,累计开通空运专线11条,业务保持较快增速。其中进出口货量从运行之初的平均每月270吨增长至目前平均每月1300余吨。货量大幅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跨境电商业务的蓬勃发展,据统计,今年前10月,经空港中心出口的跨境电商货量达1.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5倍。

其实,东莞如今的“莞式服务”更多是行业升级和转型的结果,逐渐走向高品质、合法化、多元化发展。大家若去一些成熟的商业区,比如南城、东城,或者一些大型工业园区,能感受到的更像是一种标准化的服务体系,而非过去的“快餐”式运作。这种变化反映了东莞经济的整体升级——从低成本制造到高端产业链,把握住了“品质”和“规范”的两手,实现了产业的纵深发展。说白了,“莞式服务”在某种意义上也在变,新形态之下更像是走向正规的“东莞服务”。

东莞现在确实还存在类似“莞式服务”的行业,但那已经不是过去那样的泛滥景象。在政策引导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这些行业逐渐走向正规化,且趋向多样化。它们的存在或多或少反映着这座城市在转型中的挣扎与蜕变,也代表着一个更为复杂而真实的东莞。未来,要看城市发展节奏和政策导向,或许“莞式服务”会成为一种更加受控、合法甚至是融合在正规服务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让行业走得更远。